男,1973年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九三学社社员,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
2003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获土壤学博士学位;随后应聘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2008年9月晋升为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目前担任湖南省生态学会理事长、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副主编,《Scientific Reports》《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水土保持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等刊物编委。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第一届中国生态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余篇。
主要从事土壤物理、水土保持与生态水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喀斯特地区多界面产流机制、水土过程与模拟、植物水分适应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科技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一等奖(排名第二)、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一等奖(排名第一)和中国土壤学会科技一等奖(排名第四)。近年来,先后承担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和面上)、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等。
男,1967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学位,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1989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畜牧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95-1998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攻读动物营养学博士学位,1998年7月获博士学位;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在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动物科学系从事高级访问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兼任联合国国际原子能组织农业项目科学顾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奶业协会会长,湖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反刍动物营养生理与代谢方面的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200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17年担任科技部“畜禽消化道健康与养殖生态安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入选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先导专项(A类)项目、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支撑计划课题以及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40余项。在The ISME Journal、The Innovation、Journal of Nutrition、Journal of Dairy Science和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等SCI 收录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
男,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学位,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
1997年7月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2000年7月获蔬菜学硕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植物学博士学位,2005年6月于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后出站,2006年3-6月在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从事高级访问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洞庭湖国家野外站站长,兼任中国生态学会湿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学会湿地环境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等。《湿地科学》副主编,《地理科学》、《湖泊科学》等期刊编委。长期从事湿地科学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基金重点和面上、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等项目4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排名第一1项);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 110余篇),主编或合作出版专著14部,获发明专利授权14项,被中办/省委省政府采纳的咨询建议8份。
男,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四级职员,现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纪委书记。
1993年7月毕业于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植物保护专业,2006年6月获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党务、行政及自然保护区管理等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人事党群处副处长、党群部副部长、党办主任、综合办主任、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树木园主任、纪监审办主任、园主任助理、园务委员、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等职务。曾兼任广东消费经济学会监事、广州市天河区侨联常委、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街道“大党工委”兼职委员等职。作为副主编出版专著5部(册)。曾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团干部、中国科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国科学院优秀巡视干部等荣誉称号,牵头撰写的研讨论文获中国科学院党建研究会片区专题研讨会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