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养猪的误区

2010-07-06 邢廷铣      】

目前,农村中发展养猪业又获新机遇,专业养猪户发展很快。但是,也有许多农民在家庭小规模养猪上存在一些误区,如果改解决不好,也会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据笔者调查,农民养猪的主要误区有:

一是喂料方法上还采用熟喂。 生料熟喂,不但破坏了饲料营养成分,降低了营养价值,而且费时耗燃料增加成本。正确的方法应是喂湿拌料,即饲料用温水拌湿后,用手握饲料能成团,落地即能散,就可放入食槽或地面喂猪。注意喂食后,应立即供给充足的饮水,冬春季以饮温热水为宜。

二是在饲料供给上仍然采用“有啥喂啥,吃饱就行”老办法。 例如,有的农户只根据自己家中的饲料来源,有啥喂啥,既不讲不同饲料搭配,也不按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和日喂量来饲喂。这样,不但饲料利用率低,增加饲养成本,而且猪生长慢,出栏期延长。正确的作法应该是,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把玉米、饼粕、鱼粉骨粉和矿维添加剂等,按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配(混)合饲料,再每日定时定量投喂,这样才能使猪增重快、出栏早、成本低,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是把颗粒饲料加水调和后再饲喂。 目前,用颗粒饲料喂猪已在农村推广应用。但是,许多农民却不知到颗粒饲料的正确饲喂方法,往往在颗粒饲料中加水搅拌成粥状,或把颗粒饲料与粉状饲料混合加水搅和后投喂。其实,颗粒饲料加水或与粉状饲料混喂,会破坏饲料营养价值,提高生产成本。正确的做法应是,先喂颗粒饲料,再喂清洁饮水。既用颗粒饲料喂猪,就不要同时用粉状饲料去喂。

四是把仔猪阉割与防疫一同进行。 许多农户为了省事,在给仔猪阉割时,接着又打防疫针,或者在母猪怀孕时打防疫针。其实,这样作不但容易使仔猪阉割的伤口难以愈合,而且防疫效果也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同时,怀孕母猪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打防疫针容易引起死胎或流产。所以,母猪怀孕后最好不打防疫针,仔猪应在阉割后10~15天后再打防疫针。

五是采用“吊架子”方式育肥。 许多农户养猪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的“吊架子”方式育肥,这种方法是把猪的育肥期分成几个阶段,采用精料与粗料配合饲喂进行育肥。其实,“吊架子”方法易造成饲料单一,粗料过多,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的生长需要,易引起猪生长慢、周期长、出栏率低,从而经济效益也就差。正确的作法是改“吊架子”育肥为直线式育肥方法。具体地说,就是把断奶后的仔猪到出栏前的肥猪一直采用配合饲料饲喂,根据猪体重的不同分为几个阶段(例如将生长育肥猪分为20~35、35~60和60~90公斤三个阶段),按各阶段猪的营养需要配制标准日粮(或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再用特定日粮饲喂,这样猪必然生长快,一般4~5个月即可出栏,比“吊架子”育肥法,经济效益要提高1倍。

六是饲养“长寿猪”。 许多农民养猪,一头猪养1~2年都不屠宰或出售,人们把这种猪戏称为“长寿猪”。肉猪生长有其生长发育规律,前期日增重快,越到后期就逐渐减慢,到最后甚至基本不再生长。研究表明,肉猪生长分为幼猪、中猪和大猪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每增重1公斤,平均耗料大约依次为2.5、2.9和5.0公斤,而且当体重达到90~10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以脂肪沉积为主。当猪超过90公斤后就越养越不合算,而且肥肉也多。所以,养猪不是养得越长越好,越大越好,不要养“长命猪”。一般饲养到4~5个月,体重达到90公斤以上即要及时出栏或屠宰,否则越养越吃亏。
打印】 【关闭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