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养鸡的误区

2010-07-06 邢廷铣      】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养鸡业呈明显上升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农村养鸡专业农户饲养的肉鸡、蛋鸡和名优土鸡的发展尤为迅速。但据笔者调查发现,许多农民养鸡存在不少误区,影响养鸡经济效益的更大的提高。概括起来,农民养鸡的误区主要有:

一是在品种选择上,盲目引种。例如,有的农户因图价格便宜,而忽视鸡苗的质量,从非正规的种鸡场或农户引进一些次、残、弱的鸡苗;有的又单纯追求时髦,引进一些不适于本地自然条件生长的“洋”鸡种或新品种;有的同时引进肉鸡和蛋鸡品种鸡苗;还有的把“洋鸡”和土鸡混合饲养或同栏饲养;更有的不经过检疫,直接从疫区选购鸡苗,造成疾病交叉感染。为此,必须作到科学地引进种鸡苗。具体要求是:(1)要根据养鸡的经济目的来选择种鸡苗的品种。一般说来,从商品化的角度看,鸡可以分为蛋鸡、肉鸡和蛋肉兼用型的种鸡。例如,蛋鸡有白壳蛋鸡(如星杂-288、京白和尼克等)和褐壳蛋鸡(如罗斯、星杂-597、伊萨等);肉鸡有白羽肉鸡(如星布罗、艾维因、AA鸡等)和黄羽肉鸡(海佩斯黄鸡、狄高黄鸡等),而各地的地方良种鸡则大多为兼用型。(2)引进种鸡苗要注意三条原则,即原产地与当地自然条件相近似的原则、初次引种要少而精的原则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选择市场需求量大的品种)。(3)引种要选择符合标准化的种苗,为此一般应从正规的种鸡场去引种,只有从那些经国家或省市有关部门认可的良种鸡场引种,才可能选择到符合品种标准的种苗。

二是在饲料选择上,胡乱用料。例如,有的农户认为,选用价格低的饲料可以降低养鸡成本,从而从饲料厂购买大量的低质量饲料,结果鸡的采食量大为增加,反而得不偿失;有的农民只注重从饲料的颜色和气味来选择饲料,认为呈兰绿色(实为硫酸铜)和有鱼香味(实为诱食剂)的就好,其实这可能是商家的诱饵;有的只注重使用预混料和浓缩料而不考虑大宗饲料(如谷物饲料)的质量好坏和用量,结果丢了“大头”而吃亏;还有的农户滥用饲料添加剂,将饲料添加剂视为万能药,结果反而增加了成本,得不偿失。为此,必须要正确地使用鸡饲料。具体作法是:(1)要使用配合饲料(不用低营养的劣质饲料)喂鸡,绝忌饲料种类单纯而营养不全面。要根据鸡的用途(蛋鸡或肉鸡)和年龄(仔鸡或成年鸡)来确定饲料的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特别是钙和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比例,从而配制营养全面蛋鸡料、肉鸡料和仔鸡料,当然也可以从正规厂家购买不同种类的全价料。(2)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配料。例如,夏天要适当增加青绿饲料比例,而冬天要适当增加含糖和淀粉较高的谷物类饲料。(3)要定时和定量喂料。要让鸡把饲槽内的饲料吃干净后再喂料,不要多次随意加料。(4)不要突然改变饲料。每次变换饲料时,用递减(原饲料)和递加(新饲料)的方式进行,使鸡群有一个适应过程。(5)禁止滥用添加剂。如果用的是配合饲料,则不必再添加其他添加剂。如果确实需用添加剂,也应据生产目的(蛋用或肉用)使用专用添加剂,严禁随意添加抗生素和其他药物添加剂。

三是在管理上不科学。例如,有的农户不注意鸡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只据市场价格突然给鸡群更换饲料,这易引起鸡的应激反应而造成死亡;有的农户给鸡群添料过勤,往往饲料尚未吃完就又加料,这样使鸡群挑食大颗粒饲料,而使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小颗粒(或粉状)饲料采食偏少,造成营养不平衡,从而影响鸡的生长;还有的农户将病鸡与健康鸡同舍混养,而不注意隔离分群饲养;也有的农户长期或盲目给鸡群用药,这样不但因长期用药既加剧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也易造成抗药性,反而给防疫工作带来困难,而且由于不对症用药,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增加了成本。为此,必须全方位采用科学饲养管理。具体作法是:(1)要把不同用途(蛋用或肉用)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仔鸡、成年鸡)以及病弱鸡分群隔离饲养,不要混养。(2)要人工补充光照。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由于自然光照不足,要人工补充光照。一般按鸡舍使用面积每平方米补充3瓦照明为宜,灯与灯之间距离3米,灯高离地面2米。补充光照可在天亮前或天黑后进行,每天补充4~5小时。(3)要保证充足饮水。蛋鸡每产一个蛋约需340毫升水。鸡的饮水要清洁新鲜,一次不要添的太多。(4)不要长期用药或盲目用药。蛋鸡产蛋旺期以及肉鸡出栏前都应禁止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物添加剂。(5)不要把饲料与农药或化肥堆放在一起,以防饲料造成污染。
打印】 【关闭
附件下载: